B.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优于英国
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
D.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6.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这表明作者
A.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和中坚 D.试图控制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走向
7.近代学者林纾说:"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该观点主要针对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
C.胡适之文学革命言论 D.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
8.1912年孙中山撰文指出,某些主义已"因清廷退位而付之实现",当前"应实行经济革命",使"全国人民皆享受其生产之结果","防止富人以其富专制毒害贫民"。其"实行经济革命"的设想主要是基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严重
C.民生主义是民主革命的目标 D.对欧美社会问题与弊病的借鉴
9.1927年11月《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因此中国革命的前程,要"急转直下的进入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全国的状况是直接革命的形势"。此决议
A.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实际 B.反映右倾思想在党内有所抬头
C.奠定了八七会议的理论基础 D.阐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10.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等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口号反映了
A.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 B."造反派"夺取了党政领导权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11.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外交,成就显著且经历曲折,两个阶段有明显的联系、又有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下列某份报告概括的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其中符合后三十年的是
A.求同存异、有所作为、维护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