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
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
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19.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
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
A.经济结构的差异 B.中央集权的强弱
C.思想解放的程度 D.海军实力的高低
20.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
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
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21.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
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22.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