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员列席会谈,观察以及必要时出面调解纠纷以弥合分歧。这种谈判方式不仅把会谈与会议紧密相连,也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避免了在会外直接交涉中可能遇到的威胁和逼迫,保证了山东问题交涉的正常进行。在山东铁路的赎回问题上,日本曾避过英美,在北京与中国政府直接交涉,遭到英美强烈反对。美国随后提出四种赎路方案:一是用债券赎路,二是借款赎路,三是现款赎路,四是用国库券赎路,"期限12年,3年后得一次还清,还清前聘日本人为车务长、会计长"。日本代表在第四种方案基础上修改出新方案。最终,在英美的调解、安排之下,中日两国达成协议,初步"解决"山东问题。
--摘编自邢欣欣《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对华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主动调解中日"山东问题"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初步"解决"的影响。(8分)
48.[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价](15分)
材料 唐绍仪(1862-1938年),字少川,生于广东省香山县茶商家庭。1874年被选为留美幼童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1882年被派往朝鲜处理外交,结交袁世凯;历任驻朝总领事、山东洋务局总办、天津海关道、山东大学首任校长等。唐紹仪利用列强矛盾,力促八国联军归还天津主权,与英国交涉收回铁路权益,在中英西藏谈判中捍卫国家主权,改革海关力图收回关税权益等,成为灵活务实的新型外交家的代表。袁世凯称赞他才职卓越,"实为洋务中杰出人员",他在辛亥革命南北和谈中力促共和,出任民国首任总理,不惜与袁世凯决裂以维护责任内阁制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他明确反对衰世凯称帝和军阀独裁,投身护国、护法运动。
--摘编自周棉《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唐绍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绍仪能够成为新型外交家的原因及其外交风格。(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绍仪及其政治、外交方面的一系列活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