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
8.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
A. 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B. 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C. 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 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9.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绵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场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需要。据此可知当时( )
A.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士人借助文学运动复兴儒学
C.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骈文冲击
D. 文学形式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10."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的程颢指出:"佛学只是以生死恐动人","佛之学为怕生死,故只管说不休",并以世界为虚幻是强生事。程颢如此评价佛教的主要原因是( )
A. 三教合流推动佛教渐趋中国化
B. 佛教的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学地位
C. 与儒家重世间伦理的理念不符
D. 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11.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A. 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 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 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 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12.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 )
A.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13.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
A. 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 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 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14.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 )
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5.明代《崔氏族谱》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此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族谱的规定体现了( )
A. 僵硬的程朱理学束缚人心
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 要求百姓要存天理灭人欲
D. 儒家的伦理化为生活秩序
16.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