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含义: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意:物质不能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2.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3.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都是物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宇宙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
2.特点: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1.含义: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括两层内容: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或时间内,其根本性质未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2.特点: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待事物时既要看到运动绝对性的存在,也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变论(既只看到运动,否认静止的存在)。
1.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3.世界观: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普遍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1)必须遵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2)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事界,造福人类。
1.本质: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或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注意:正确的、错误的、鬼神观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原因:(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起源上看);(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看);
(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从意识的内容看)。(注意:动物没有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并能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观:(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