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19章 第三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四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19章 第三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第四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时作业第3页

  7.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破坏作用。

  (1)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了两枚原子弹,当日炸死了二十万人。另有无数的平民受到辐射后患有各种疾病,使无辜的平民痛不欲生。

  (2)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尔利核电站的泄露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至今大片土地仍是生物活动的禁区。

  (3)美国在近几年的两次地区冲突(海湾地区、科索沃地区)中大量使用了含有放射性的炸弹,使许多人患有莫名其妙的疾病。

  如何对放射线进行有效的防护?

  答案:应该避免接触有放射性的材料,远离放射源,使用放射性材料时要选用半衰期短的,核电站核反应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防护层防止放射线外泄,用过的核废料要放在厚金属箱内,深埋在深海等。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题为单选题,2、3题为多选题)

  1.(江西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研制核武器的钚239(Pu)由铀239(U)经过4次β衰变而产生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

  C.20g的U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其质量变为15g

  D.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Sr和Xe的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核子总数减少

  解析:经过β衰变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所以钚239(Pu)由铀239(U)经过2次β衰变而产生,A错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B正确;根据公式m=m0()知,20g的U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其质量变为5g,C错误;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核子总数守恒,D错误。

  2.(新疆农业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为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α粒子,轰击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钠原子核Na,产生了质子。若某次碰撞可看做对心正碰,碰后新核的运动方向与α粒子的初速度方向相同,质子的运动方向与新核运动方向相反,它们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分析轨迹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0,已知质子质量为m。则( AC )

  A.该核反应方程是He+Na→Mg+H

  B.该核反应方程是He+Na→Mg+n

C.质子的速度约为0.22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