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5.我国很多居民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C.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答案】A
【解析】
这些活动难以按政治、经济、文化分类,是因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A项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政治,并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但文化与经济、政治并不是亦步亦趋,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能超前于经济政治,也可能滞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故B项说法错误;C项指出了传统文化的特点,与题意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难于分辨,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化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