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近代电报、电话、电灯等科技产品的赞美,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故选D项。
5.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 )
A.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C.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答案:A
解析:有轨电车属于新式交通工具,它的推广得到广告的促进,而题干材料正反映了这一信息,故选A项。
6."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A.铁路运输业
B.新式水运业
C.航空运输业
D.电报电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音书万里一时通",可知D项最符合题意。
7.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 )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清政府开始重视近代工业建设
C.洋务运动的持续发展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答案:D
二、非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