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

A. 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

B. 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

C. 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

D. 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国家是以地缘为基础逐渐形成的,而民族则是以血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材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知,古代中国的"天下"主要的区分"文化认同",故答案选C。材料所说的"天下"与近代国家观念是不同的,排除A;材料也没体现出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也没涉及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所以排除BD。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古代中国的"天下"的概念•"文化认同"

8.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这段文字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节录的文献大致意思是:一个兔子跑上百个人追逐它。不是因为一个兔子可以分成百份而是他的名分没有定下。满市场都是卖兔子的有些人敢偷而不敢直接拿是因为这些兔子已经有了名分。所以名分已定解决纠纷就有了依据社会才有正常的秩序。题干材料意思是对兔子的"逐"和"不敢取"取决于兔子名分是否"定"喻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连年混战只有实行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才能解决诸侯纷争。该思想应属于法家思想。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9. 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