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语文八年级部编版上册同步习题:第6单元-24诗词五首
免费下载语文八年级部编版上册同步习题:第6单元-24诗词五首第4页



4.(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5.(B)

6."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7.示例:"望"到的景物:国都、山河、草木、花、鸟。"望"字的含义有: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意思对即可)

8.移情于景。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事)""惜别(恨别家人)"之悲。

9.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

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0.示例一: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严阵以

待,气氛异常紧张的情景。

示例二: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示例三: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3.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借用了战国

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黄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报效朝廷、忠君报国的决心)

11.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12.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

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