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甘肃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甘肃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剑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湖泊面积不断萎缩,"3S"技术已运用于湖泊面积变化的研究。下图为不同时期剑湖流域分布图。为获取大量湖滩耕地,1956年和1965年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年和1962年两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1983年当地政府决定不再通过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1983年以前,剑湖萎缩的首要原因是( )

   A.大面积围湖造田 B.疏浚出湖河道

   C.泥沙大量淤积 D.地壳缓慢抬升

   9.推测永丰河、金龙河湖口三角洲增速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永丰河落差大、流速快 B.金龙河流域植被茂密

   C.金龙河入湖口处地势较平坦 D.永丰河河流含沙量大

   10.推测剑湖萎缩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

   A.RS B.GIS C.GPS D.GIS+RS

   

   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 D.土地盐碱化

   1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13.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增加植被覆盖率 B.提高水电发电量

   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D.提高土地利用率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

   ①放苑开垦 ②掠夺式采伐 ③过度捕猎 ④连年山火 ⑤发展旅游业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15.50多年前,寨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样、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

   B.阳坡和平地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16.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灌木 D.针叶林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活动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下图为我国夏季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的湟水流域位置示意图及湟水流域2000~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