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C.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
D.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
答案:C
解析:苏联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中"以私有制为基础"等信息意在强调苏联的改革已经出现了过激的倾向,C项符合题意;经济学家只是理论者,并非改革的主导力量,A项不符合题意;物价问题也并非苏联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经济政策也并未重新成为苏联改革路径,B、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
专题讨论会纪要(1989年)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1)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自由贸易政策;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2)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3)列宁改革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改革措施配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不顾苏联实际情况,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