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显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2. 1949和1950两年间,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间的贸易曾一度恢复和发展,甚至出现了中国的公私贸易机构还同在华的外国工商业者,陆续订立了各种贸易合同及加工订货合同。但到1950年底,这些贸易基本就不存在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苏联的大力援助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帝国主义的封锁 D. 国民经济的调整
13. 《中国经济60年》中写道:"自从1985年广东省的广州、佛山、江门、湛江等四个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城市',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从辽东半岛到广西沿海一线涌现了已经初步形成成片市场、经济具有很强活力的地区。"从中可以看出(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上述四个城市开始 B. 改革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 D. 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4. 雅典城邦"以有效的机制制约政治斗争,把它局限在和平有序的范围之内,阻止它演变为血腥的暴力惨剧,同时又要保持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对立,以利于社会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由此城邦( )
A.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B. 实行陶片放逐法
C. 扩大公民大会权利 D. 发放工资和津贴
15. 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
A. 主张因信称义 B. 否定教皇权威 C. 反对禁欲主义 D. 强调王权至上
16. 有学者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政治上独具特色,经济上国家主导,自上而下地推行福利国家建设,以解决社会矛盾......既可以避免沙皇俄国式的专制,又可以避免英国和法国那样弱小、颓废和低效的民主政体的弊端。"该观点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 )
A.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 采取威权政治适应发展
C. 建立健全福利国家制度 D. 组建了独立的立法机构
17.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到:"在1815~1880年期间,英国经常存在于一种实力政治的真空之中,这很难说是夸张之词,这也是殖民军队能够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的原因。不错,英国帝国主义有局限性和一些问题,还有西半球的扩张中的美利坚合众国及东半球的法国和俄国。但是,长期以来在热带的许多地方,除土著民族外,英国的利益集团(商人、种植园主、探险者和传教士)几乎碰不到其他外国人。"材料反映了英国( )
A. 开始成为"日不落帝国" B.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 霸权受到法俄严重挑战 D. 实力强大但隐藏着危机
18. 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扩大和巩固我们城乡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命脉,采取消灭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成分的方针。"为此苏联实行( )
A. 余粮收集制 B. 固定粮食税 C. 农业集体化 D. 农场租赁制
19. 某宣言指出"鉴于这种越来越令人不安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国人民要有从一切形式的外国统治下解放自己、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推动国际社会详细制订各项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政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为了它们自身的利益要使目前的经济秩序永久保持下去的决定,对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只是给予微不足道的注意......"该宣言主张( )
A. 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B. 推翻殖民霸权主义
C. 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D.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20. 《西方美术史》中描述:"颜色刺激感官,色彩成斑点状,轮廓线大多不是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