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答 案
第Ⅰ卷
1.【解析】根据"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无法体现生产力水平是否趋向于平衡,排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D
2.【解析】"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促进了国家经济文化交流,说明分封制存在大一统的因素,B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答案】B
3.【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正确;郡国并行制与经济发展没有关系,排除A;延续传统制度、吸取秦亡教训不是刘邦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排除BC。
【答案】D
4.【解析】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答案】B
5.【解析】材料中说明了皇帝为强化皇权不断地对中央政府的官制进行调整,所以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BD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BD。
【答案】C
6.【解析】根据"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种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缓解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城邦秩序,故C正确;A中"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表述夸大其词,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排除B;在奴隶社会的雅典,社会阶级对立不可能消除,D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答案】C
7.【解析】土地上的生长物应当属于土地所有人,尤里安的解释实际上是肯定了所有物的权能,因此这一现象反映了罗马法对物权保护的规定更加完善,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夸大,从这一单独现象不能得出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的结论,排除;这一规定并非只是针对土地贵族,而是保护所有土地所有权人,排除B项;材料中的解释表明罗马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更加完善,排除C项。
【答案】D
8.【解析】材料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分别从积极和消极的不同视角进行评价,评价历史事物不仅要放在当时历史环境还应该随着历史发展变化进行评价,说明对于该宪法评价随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故A项正确;评价视角不同导致观点不同,故B项说法错误;材料是从不同视角分析评价,并不是说明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观点,故C项错误;传统观点属于革命史学观点,并不是全面的观点,故D项错误。
【答案】A
9.【解析】根据"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说明首相自行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不准其他阁员"越级行事",居高临下,全面控制内阁及下属各部,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有了长足发展,故D正确;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内阁集体负责制",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D
10.【解析】晚清八旗军队蜕化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任用汉人军团,曾国藩利用权力任用身边同僚和老乡为官,说明晚清政治形势辩护推动权力格局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朝政府对于地方控制是逐渐减弱,故A项错误;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一直存在,并没有因此解决,故C项错误;此时地方势力并没有对抗中央,故D项错误。
【答案】B
11.【解析】由"英法联军"、"俄国"等信息可以得出,目录中的第四章是指1850-1860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由酝酿到爆发及战争结束的过程,据此来推断,英国的炮舰政策应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故排除A;清军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应是太平天国运动,但是上面目录中都是关于中外之间关系的,而且有俄国,所以不该选B;西方国家的携手与英法等国对五口通商的结果不满意而提出修约,清政府拒绝,导致英法联手组成联军,故选C;这一时期还没有涉及到朝局之变,故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