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注】拒霜花:又名木芙蓉,在深秋开放。吕本中:南宋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后因忤秦桧罢官。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苏诗"细思却是最宜霜"中的''细思""最宜",抒发了他对拒霜花深深的赞颂之情。
B. 吕诗"雨后霜前着意红"用夸张手法写木芙蓉遇雨霜时,仍积极地将鲜红的色泽呈现。
C. 吕诗用" 一生开落任东风",写出了桃李随春风的来去而开落、听任摆布的软弱特点。
D. 两诗都围绕木芙蓉的特点来写,都从不同角度写了它不畏秋霜、凌寒而开的精神气质。
(2)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3)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手法,任选一处加以赏析。(3分)
15.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我国古典诗文中,总是充溢着作者的各种慨叹。曹操在《短歌行》中悲叹人生短暂:
"① ,②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抒发了乐中不觉人老去的感叹:"快然自足,③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④ ,⑤ "两句来慨叹人生短暂、自然无穷。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借历史影射现实,悲叹不堪回首,国耻正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佛狸祠下,⑥ 。"从这些名句中,我们看到古人浓浓的情怀。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狗和乡土
李汉荣
①狗是大地上的古典主义者,骨子里最喜欢古老的乡土。喜欢白墙青瓦、桃红柳绿、
鸡鸣鸟叫的村庄,喜欢传统农业,喜欢四季分明的农事。狗虽然不解农事,但它一直试图理
解并想加入农事。我们经常看到农人后面跟着一只或数只狗,它们或走在田境,或卧于地畔,
总是用尊敬、羡慕、求教的目光观察农人的耕作。虽然它的研究自古迄今似乎没有多少进
展,但这至少透露了狗对土地、农业和农人的宗教般的崇拜。被一些浅薄人、势利眼一向
瞧不起的朴素勤劳的农人,在狗的眼里却是真正的唯一值得崇拜的神灵:他们为什么就那
样千年如一日地不辞劳苦呢?他们为什么就那样能干呢?硬是无中生有地在土地里发明出
那么多好看的好闻的好吃的好喝的?它怎么花了千万年时间也看不懂学不会一点点呢?农
人不是神谁还能是神呢?可以想象,狗的内心里一定汹涌着对农人的原教旨主义般的狂热
崇拜。
②狗不仅是坚定、虔诚的乡村古典主义者;也是热情、积极的浪漫主义者。它喜欢率
性散漫、自由自在;喜欢通俗的狂欢,只要发现哪里有什么动静,它都会赶去凑凑热闹,并
发表几句未必准确却也并非全然凌空蹈虚、不着边际的议论。在乡村的任何一个节日、聚
会,以及婚嫁丧娶的仪式上,都少不了狗的身影。狗其实早已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俗
风情里的一个鲜活诙谐意象和经典符号,天然地带着哲学和喜剧色彩。在许多场合,若没有
狗的参加,就少了许多情趣、气氛和意味。
③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往事,值得一说。多年前深秋的一天,我和亲人在故乡坡地上
安葬故去的父亲。当时云暗天低,我悲凄的心里也笼罩着无边的灰暗与虚无,觉得人活一世
真是徒然,父亲埋了祖父,我埋了父亲,我的孩子以后又埋我,世世代代就这样活下去也埋
下去,最终把地球埋成一座万古大坟包,这就叫生命的意义?这么想着,心就坠到一个深不
见底的黑窟窿里了,那个叫作"死"的东西正在将我平日里用文字和诗句极力捕捉和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