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赵掌柜的茬儿,就有人在某个晚上,把赵家米铺前的那口大铁锅给砸了,指把厚的铁锅裂了五六道纹,没法熬粥、煮粽子了。其实,铁锅已经好几年不用了,一直锈蚀着,又加上这碎裂,不能用了。袁店老街改造时,大铁锅就被移到了墙角。时间长了,里面长出了一棵槐树。树越长越高,高出了屋檐,高高地看着老街的变化。根越长越粗,竟翻出了锅沿,扎出了缝隙,树根形成的疙瘩,把铁锅紧紧地抱住,锅与树一体,搬不动,移不走,成了袁店镇的一景!
有景就得有名儿:锅槐。
也有人称为"郭槐",说是唐朝大将郭子仪来过袁店街,用此树拴过马。瞎扯的。
依我说,"赵槐"最合适。
(选自《短篇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两次写到赵掌柜的笑,第一次是对人们总拿他背米起家的故事激励自己和别人的笑,是谦虚的笑;第二次是"对于如袁店河水流淌般的日子"发出的笑,是看到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志得意满的笑。
B.赵掌柜对曾经想要劫他米车的"红枪会"成员也能一视同仁地施粥,可见他是一个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人。
C."谁家喜欢什么米,谁家该来买米了,谁家买米的唤什么,赵掌柜都记得清",说明赵掌柜是一个用心经营米铺的良心商人。
D作者认为那棵槐树叫"赵槐"最合适,是因为槐树是从赵掌柜的大铁锅里长出来的,而且"槐"与"怀"谐音,寄寓人们对赵掌柜的缅怀之情。
5.小说中的赵掌柜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文中赵掌柜的口头禅"急啥?再急,也得慢慢来",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