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多民族国家分裂、解体
C.迅速实现工业化
D.难以避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命运
解析:选D 结合必修一"鸦片战争"知识,联系本课内容,可以认识到康熙并未放弃封建专制统治。拒绝重大变革的清王朝,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侵略埋下了可怕的伏笔,故D项正确。
6.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们今天对他予以肯定性的评价,主要立足点是( )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
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解析:选C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也就是从对国家与民族的最主要贡献这一角度,可知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
--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材料二 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
材料三 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1)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