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详解】材料"战国时期,商鞅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而入秦国......吴起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他们的做法却很少受到非议"反映出战国时期人才流动促使"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与人才流动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郡县制,故C项排除。
5.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重点。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政治伦理)乐(艺术教育)射与御(军事体育)书与数(基础文化知识)。这反映出西周的教育
A. 重视儒家的人伦思想
B. 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
C. 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
D. 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周时期儒家思想还未产生,排除A项;"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结合六艺的内容可知是对统治阶级的教育,故C正确;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6.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帝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这反映出隋朝
A. 开创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
B. 继续沿用察举制并有所发展
C. 表明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D. 重视官员的德行与考试成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准确和完整理解和整合所获信息,调用相关知识,作出必要判断的能力。据材料"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可知,皇帝要求各地官员通过考察人才的品德和才能并分科举荐,从十科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