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经济重心己经完成南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以帛代钱"反映的是赋税改革,"民间机枢大盛"反映的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所以材料体现了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的增长。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涉及手工业的专业化,排除;C项,材料没涉及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排除;D项,经济重心转移的完成是在南宋,而《资治通鉴》所记述事件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反映"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3.公元1314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B. 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C. 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D. 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把该书"作为重要考试内容",显然是想通过儒家思想控制读书人来为政权统治服务;而且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族一直处于奴隶制社会,所以材料中的做法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过程。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民族间的选拔制度,也没有涉及地域,排除;C项,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不可能终结蒙古贵族的特权,排除;D项,材料没涉及到文化艺术的繁荣,排除。
4.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