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观点,下列思想家的观点与孔子最为接近的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康德 D.卢梭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6分)。
(2)从韩非子到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儒家思想的地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6分)
(3)分析材料三中核心思想的特点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27.(18分)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荀子·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