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桑树到蚕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3)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从而提高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达标训练(十六)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参考答案
1.解析:选A。
2.解析:选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①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3.解析:选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不是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
4.解析:选C 依题意可知,Ⅰ是生产者,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Ⅳ是三级消费者,E1为生产者利用的能量,应是太阳能,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释放出的能量,应为热能。
5.解析:选B 根据题意,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需要按最长食物链,最低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所以食物链是D→E→C→A,所以,E的能量在传递给A的途径中,只有确保:①E在传递给B时用去的能量最多;②E的总能量减去传递给B的后再传给C时效率最低;③C在传递给A时效率最低,结果才能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据此计算可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7.1×109-2.3×108÷10%)×10%×10%=4.8×107 (kJ)。
6.解析:选C 由表中数据可知,食物中的能量是419 J,用于生长的能量是62.85 J,只有15%用于了幼虫自身的生长;每摄入419 J能量,便有419-209.5=209.5(J)的能量被同化,按照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鳞翅目幼虫每同化209.5 J(即摄入419 J)的能量,至少需要第一营养级同化1 047.5 J的能量;能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是指第二营养级的能量要少于第一营养级,并非第二营养级的每个个体的能量都要少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如一只兔子获得的能量要远远大于一株草获得的能量;生物体不能利用热能进行同化作用,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7.解析:选A 猫头鹰体重增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B、D各1÷20%÷2=2.5 (kg),2.5 kg B至少需要消耗A、C各2.5÷20%÷2=6.25 (kg),2.5 kg D至少需要消耗C 2.5÷20%=12.5 (kg),而(12.5+6.25)kg C至少需要消耗A 18.75÷20%=93.75 (kg),则猫头鹰体重增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A 6.25+93.75=100 (kg)。
8.解析:选A 设丙的能量为x,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5÷(10%)3=500(kJ),经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5÷(10%)2=50(kJ),即丙最少需同化500+50=550(kJ)的能量。
9.解析:选A 由图可知,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1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W1=A1+B1+C1+D1;D1=A2+B2+C2+D2;由于呼吸作用消耗部分能量,所以W1>D1+D2。
10.解析:选C 首先,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应该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因此c为同化量,h为粪便中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因此d是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f是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i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e是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所以b=h+c=f+d+h=f+e+g,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间的比值,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B错误。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狼粪便中的能量应该属于初级消费者兔子的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正确。
11.解析:选D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但是一个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