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分)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胞质溶胶)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如下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2)(3)只填供选答案的序号即可]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1 mol)的葡萄糖溶液,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2 mol)的丙酮酸,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
(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
(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试管。
供选答案:
A.H2O+CO2 B.乙醇+CO2
C.丙酮酸 D.无反应
8.(15分)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比______________(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__。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你认为氧浓度调节到________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