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强度增大,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不一定增大,C错误;降低溶液中Na+浓度,导致内流的钠离子减少,因此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减小,D正确。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B.白细胞吞噬细菌
C.看到食物分泌唾液 D.缺水时感到口渴
【答案】B
【解析】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由白细胞自身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通过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在寒风中发抖、看到食物分泌唾液、缺水感到口渴都要经反射弧完成,都是反射。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有关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产生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 兴奋传递的单向性与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部位有关
C. 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突触内的传递速度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兴奋产生时,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突触内的传递速度快。故选C
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
B.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神经递质一般会长时间存在突触间隙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突触间隙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空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细胞之间的液体,即组织液,A正确;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是胞吐过程,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神经递质一经作用后就被分解失活,不能长时间存在于突触间隙,C错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