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排除A项;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这种变化与工业布局无关,排除D项。
7.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每日产量已超过一千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
A. 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
C. 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D. 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来看,说明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的发展,不是民族企业,排除A项;此时已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材料所述为洋务企业,与这一政策无关,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特别关注材料中的"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即材料所述为洋务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据此可以排除A、D项;再联系所学排除C项,则可以确定答案。
8.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 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B. 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C. 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D. 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答案】D
【解析】
由于没有实现民族独立,近代中国无法构建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中西部工业发展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性质,不能说明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排除C;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6年3月",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材料反映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