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作业)第1页

第2课 汉代儒学

[基础达标]

1.(2018·广安高二期末)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严重倒退

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 C

解析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直到汉武帝时,方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这正是社会发展和封建统治思想成熟的结果。A、B、D不符合题意。

2.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该观点(  )

A.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

D.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上天赋予人以本性,具有善良的本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王,来教化人为善,这就是上天的本意",董仲舒是在借天意来构建君权理论,为君权寻找一个无上的、不可辩驳的理由,这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故C与题意符合。

3.(2018·滨州高二期末)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

A."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答案 C

解析 按照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如果皇帝做了有违天意的事情,上天就会降灾难或出现怪异现象以示警示,材料的内容显示,当发生日食时,皇帝进行下诏内省,这正是天人感应的具体表现,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