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提炼出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
(2)据材料二、三概括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
(3)上述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来评判商鞅及其变法的?试选择一个角度举例说明。
(4)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第(1)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促进社会转型,即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第(2)问可结合材料容易分析得出。第(3)问分别结合几段材料找角度,其中材料一是从措施和影响来说的,材料二、三是从影响来说的,材料四是从商鞅本人(性格)来说的,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分析即可。第(4)问评价问题应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看其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1)语句:"坏井田,开阡陌"。
(2)积极影响:富国强兵;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3)角度: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商鞅的性格等角度。
举例: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等(措施);"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等(影响);材料四"天资刻薄"等(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