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归为二手史料,如小说、诗歌、学术著作。但二者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当时历史。唐诗属于二手史料,A、B、C三项表达有误,故选D项。
5.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
①传奇出现 ②词成为文化主流 ③瓦子、勾栏兴起 ④出现许多话本 ⑤杂剧产生 ⑥绘画成为商品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D。可用排除法,"传奇"出现在唐朝而不是宋朝,可排除①。其他文化现象都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有关。
6.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解析:选C。据题干分析,描写的是豪放派词人,而且是在南宋时期,所以是辛弃疾。
7.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 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
A.商品经济繁荣 B.统治者政治清明
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选A。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材料"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元曲的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出现是因为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故A项符合题意。
8.《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
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可知,老秀才之女受封建礼教迫害而死,作者对该事件进行批判和揭露,故选C项。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二、非选择题
9.读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