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缩小 D.b缩小
解析:1.C 2.B 第1题,a、b两条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a曲线起伏和缓,说明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曲线起伏大,说明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易出现洪灾,枯水期时易发生旱灾。由两条流量过程线的比较可知,若由b曲线变为a曲线,说明径流受到了调节作用,有可能在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若由a曲线变为b曲线,有可能流域内植被受到了破坏,调节作用减弱。第2题,城市化的过程会使得地面径流变化加大且引发洪涝灾害。
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作用严重,使得红土地区放眼望去一片红色,故称为"红色荒漠"。据此回答3~4题。
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环境污染
4.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 )
A.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
B.产生新的环境,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C.使环境更稳定,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D.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解析:3.A 4.A 南方的"红色荒漠"是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山体红色基岩裸露形成的,这也体现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
5.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受灾体易损程度较大的是哪坡?分析原因。
(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该问题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
解析:第(1)题,东西两坡虽然地形坡度不同,但西坡多建筑,易损性更强。第(2)题,从图中看,地下水位线向水井倾斜,形成了地下漏斗,所以该地区一定存在着过量抽取地下水问题,过度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沉降、地面塌陷,陡坡地区诱发塌方,低地地区加剧洪涝灾害。
答案:(1)西坡。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东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