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
(2)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原因:官僚机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措施: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推行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等上奏宋仁宗)"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为大用之备。......两府两省子弟亲戚,不以贤不肖,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亦得进补。"
材料二 (庆历三年十一月,宋仁宗)诏:"自今见任,前任两府及大两省以上官,不得陈乞子弟,亲戚馆职并读书之类。"
材料三 (庆历五年三月,宋仁宗就补荫选人问题下诏)"其庆历三年十一月条制勿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范仲淹等所言涉及北宋哪方面弊政?(2分)
(2)据材料二回答,庆历三年的诏令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6分)
(3)据材料三回答,庆历五年的诏令意味着什么?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延天下英才""陈乞......亦得进补"并结合设问即可得出。第(2)问,实际上考查改革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第(2)问回答,由"勿行"可得出;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是指选拔官吏只看门第,不看才学。
(2)使门第不高的一般地主知识分子,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加到政权中来,是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庆历新政终告失败。根本原因: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