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②③ D.②④
解析:B ②错误,保护生态不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③与题意无关。
8.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创造出了许多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设备,如测震仪、灭火器、直升机等等。这表明( )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解析:B A、C、D三项观点都错误;这些原本自然界没有的东西只不过是改变了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已,故B项正确。
9.2017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经济"伤不起"。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运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A 此题考查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①③正确;设问要求回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②不符合题意;④错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根本出发点。故选A项。
10.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道口村农民将野生芦苇资源变废为宝,在对芦苇经过一定处理后,编织成苇箔、苇帘、苇席等芦苇制品,深受市场青睐。从哲学上看,农民对野生芦苇资源进行处理,编织成芦苇制品,其首要前提是( )
A.肯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B.承认自然物的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C.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D.掌握熟练的编织技术
解析:C 人们改造世界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规律,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1.《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