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特点: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
(3)信息: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南方。
能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1.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以长城为界的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
D.统治政策的差异
解析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各大经济区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
答案C
2.《战国策·赵策》中"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的"山东"是指今天的( )
A.山东省 B.函谷关以东
C.太行山以东 D.中原地区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之东,由此可知"山东"是指今天的函谷关以东地区。
答案B
3."北来在此安家,远行从此启程,八闽百越赣州推本;离境于斯似客,立业以斯为始,四海五洲贡水溯源。"这是对福建、广东、江西边区客家文化的概述,客家文化的奠定时期是在(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两宋时期
C.秦汉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解析注意题干设问角度"奠定时期""北来在此安家"指的是人口流动;"立业以斯为始"是指从此安家立业。综合判断,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奠定了客家文化的基础。
答案A
4.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解析从材料"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北人因逃避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故C项正确。
答案C
5.导学号11374007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