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明清小说
A.满足底层百姓的文化需求 B.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
C.充满现代主义的风格色彩 D.满足了统治者的心理要求
7."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元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材料中的军事行动
A.震摄了清廷心脏地区 B.撼动了北洋军阀统治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瓦解了北方封建制度
8.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洋务派秉持着"中体西用"的思想,用自己的脊梁支撑起没落中的清帝国,使得蓬勃一时的洋务运动,最终只能如同绣在屏风上的鸟儿无法飞翔,随着那个时代一起下沉。以下言论与洋务派思想一致的是
A.庶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长经也。
B.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C.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D.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9.《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主张效仿日本,实施君主立宪制。这表明维新派
A.放弃了变法维新主张 B.逐步向革命派转化
C.以开发民智作为终极目标 D.坚持建立近代国家
10.孙中山认为:只有实行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才可使社会分配做到相对公平合理;必须由国家管理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所有。还必须实行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决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这一思想
A.完全继承了儒家大同思想 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C.与中共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11.十九世纪末,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个人主义"一词虽传入中国却遭时人诟病。但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的解放"却广为流传,大行其道。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导致个人主义思潮泛滥 B.启迪了中国民众的觉悟
C.促使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D.促进了君主制度的崩溃
12.1922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向中国共产党发出如下指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接短笺后,应根据共产国际主席团7月18日的决定,立即将驻地迁往广州(国民政府所在地),并与马林同志密切配合进行党的一切工作。"材料中的"党的一切工作"应包括
A.讨论组建中国共产党 B.筹划国共两党合作事宜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开辟敌后根据地
13."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精神穹宇方面的建设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井冈山创业时期,共产党就结合中国国情完成了精神穹宇基本框架。"材料中的"精神穹宇基本框架"
A.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走向成熟 D.克服了王明等人"左"倾错误
14.1937年9月,东京广播电台播出一条爆炸性新闻:"皇军最老的王牌第五师团在山西北部山岳地带遭中国军队的突然袭击,一名高级军官阵亡。" 该事件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粉碎了日军侵占华北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