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像,如来居中,左老聃,右孔子,而以匠作医卜杂技之祖配,榜日三教祖师"的信息说明民众对信仰有自己的追求,故C正确;A中高度融合错误;B中不符合题意;D中宗教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流
【名师点睛】
6.据史书记载,明代"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清代亦用"用铜、铅为活字"。这说明
A. 活字开始大多为金属材质 B. 铜、铅活字印刷已比较流行
C. 铜、铅活字比较适宜印刷 D. 中国印刷术继续领先于世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版印尤巧便",可以看出铜、铅活字比较适宜于印刷,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沈括发明的是胶泥活字;从材料中看不出铜、铅活字印刷已比较流行的情况,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
7.中国宋代绘画中常常追求"中和"之美,所谓"中和"就是适中与和谐,主张对象的折中与统一,要求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这反映出宋代绘画
A. 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B. 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C. 审美观与审美标准发生巨变
D. 注重抒发自己的主观情趣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意思可知"中和"之美的审美观显然是受到了儒学中的中庸思想的影响,故此题选B。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宋代绘画注重写实的这一情况,故A可排除;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可以直接排除;注重抒发自己的主观情趣,是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的特点,故D可排除。
点睛:"中和"是千百年来中国在审美中话之不绝的灵魂,中庸而和谐的美谓之中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