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高一第二学期月考历史科试卷 2019.3
命题:纪元
一、选择题(4×12=48)
1.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在战争中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2."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丞相 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
3.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
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
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文中"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
C.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
4.民国初期任美国驻华公使的芮恩施在回忆录中谈到:"要是我们或者英国人让自己陷入这场动乱,那就愚蠢到极点了。它仅是针对日本人的,幸而与我们无关,而且绝非排外。我明确指示驻沪总领事,劝告美国社团既不要支持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它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文中所提的运动
A.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为其目标 B.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提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D.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5.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①90年前的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
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