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0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0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作业第3页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题干大意为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能够赢得民心。好的政令,使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能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民心。故孟子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故本题选A项。

6.荀子在《荣辱》篇中指出:"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在此荀子

A.认为"人之性恶"

B.倡导"为民生利''

C.提出"君舟民水"

D.强调"仁义"和"王道"

【答案】A

7.在治国思想方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而荀子则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材料主要反映了

A.荀子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德治角度完整论述君民关系

C.体现以德治国以礼育民的思想

D.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思想。材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反映了孔子儒学的以德、礼治国的思想;而荀子提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表明战国时期儒学发展出礼法结合的思想,上述材料体现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思想的转折,故选D。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发展了儒学思想,故A项错误;B、C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8.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口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意在说明

A."道"是万物本原

B."道"没有形状

C.应当"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