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材料二:"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

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我们国民党的民生 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1924 年孙中山《三民主义》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重视民生的原因。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 的历史背景(6 分)

材料三:1950 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中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 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 1953 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 1913 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 售了粮食总产量的 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 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结果。(2 分)

(4)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2 分)

13、(19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 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 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已,努力劳动。

--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的国家观念。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上述观念的原因。(4 分)

材料二:11 世纪末至 13 世纪末,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15、16 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 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17、18 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逐渐发展起 来。英国思想家洛克强调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主权至上。......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 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为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效忠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姚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嬗变》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历程发生了哪些演变?结合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