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实,是"史实"而非"史识",A选项错误;B选项叙述的是历史事实,是"史实"而非"史识",B选项错误;C选项叙述的是对郡县制的评价,是"史论"而非"史识",C选项错误;D选项叙述的内容是以科学史观为指导,分析郡县制度大量的史实,得出的科学结论,即科举制是怎样的制度,属于"史识",因此D选项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史实""史论""史识"三大史学要素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辨析他们所属的类型,得出正确答案。
10.如下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一体制( )
A. 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B. 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
D. 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旨在考查解读图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在地方上采用的是郡国并行制度,但后来造成了"七国之乱",威胁到中央集权,所以说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既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又实行了分封制;汉初推行分封制,实际上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B;汉初推行分封制意在借助诸侯势力巩固行啊封建统治,"八王之乱"与刘邦实行分封制的初衷相违背,排除C。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