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相抵后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解析:选D 国家财政收入有明显的增长,故"经济衰退"的说法不合理;"农民起义"是统治危机的结果,不是根本原因;"兵力不足"的说法不合史实;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吏治腐败,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吏治腐败"是统治危机的根源。
6.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措施就是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流传此民谣。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反映了北宋中期的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6分)
(2)综合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宋仁宗又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6分)
解析:最大限度地提炼材料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回答历史材料解答题的两个重心。三则材料中提供了"冗吏""内忧""外患"及政府的财政问题等方面的信息,据此可以判断所出现的问题。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和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主要还是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原因: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