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
解析:注意审题,题干中强调的是"重新瓜分世界",这里面隐含着实力的变化。B、C两项无法体现这种变化,而A项是新"局势"的具体表现。只有D项是决定性因素。
答案:D
8.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地点是"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事件是"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反对奥匈帝国侵略的萨拉热窝事件)。由此排除A、C、D三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伯伦曾几度向威廉二世作出结盟的姿态。1898年,张伯伦曾向德国表示:"我们应该对俄国说,你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我们准备承认这一点。但是你们不能走得太远了。中国的其他地方应当由我们联合保护。"威廉二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 "张伯伦不应当忘记,在东普鲁士,我有一个德国师团在抵御着三个俄国军团和九个师团,那儿可没有中国的万里长城,也不是英国的装甲舰能到的地方。"张伯伦的建议并不被德国响应。
材料二 1901年,威廉二世对甘本(法国驻英大使)说:"你应该知道我对你的国家的感情。我认为对欧洲和平来说,法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我希望法国强大,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就请告诉我,我会给你们帮助的。"......甘本说:"对陛下的关心我极为感动,我会向巴黎报告的。但是法国希望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我希望而且我也相信法国永远不会需要陛下的帮助。"
材料三 1904年的英法协约给了德国沉重的打击,德国决策者们从来没有想到英法这两个在海外殖民地利益上势不两立的国家会走到一起。在俾斯麦之后担任德国外交枢密顾问的霍尔斯泰因做了完全错误的估计。他......始终认为英法不可能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