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 主张王位世袭制 B. 主张宗法制
C. 主张郡县制 D. 主张分封制
2.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3.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郡县制是秦朝统-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4.在秦朝所设置的"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制专门为皇室而设,为皇帝私家服务。材料反映出秦代政治的特征之一是
A. 天人合一 B. 循礼而治 C. 家国同构 D. 君权神圣
5.下边图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A. 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B.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 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D.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B. 认为科举制要优越于察举制
C. 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 D. 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7.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8.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
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