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北宋时期设立通判主要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通判的职权仅次于知州,说明该措施主要是加强对于地方制度控制,B正确。材料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A错误。北宋并不是割除郡县制,C错误。官僚政治体制在秦朝已经实施,D错误。
5.《韩非子亡征》中指出:"种类不寿,主数即世,婴儿为君,大臣专制,树羁旅以为党,数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可亡也"。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秦始皇确立了:
A. 君主专制制度
B. 中央集权制度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 贵族寡头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官员专制,地方权力较大,为此秦始皇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C正确。郡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属于C项内容,排除。贵族寡头制度属于先秦时期政治制度,D错误。
6.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A. 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
B. 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
C. 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D. 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王嘉在地方任职,同时还兼任散骑郎,这使其具有了中正官的资格,再结合从材料中"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可知中正官主要从地方官员中选拔兼任,所以答案选C,A属于科举范畴,B项与材料含义相违,D项材料并无直接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
7.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