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如何消除或缓解"争"的问题上,儒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相对积极的,孔子强调以"义"制"利",荀子则主张以"礼"息"争"。
D.韩非子认为当时社会的"争"在于"气力",他主张建立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以"法""术"和"势"来钳制并消除恶性的"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在阐明各家"不争"思想的差异时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既增强了说理的权威性,又丰厚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B.选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指出各派都提出"不争"思想,再列举各派具体主张,最后作简要总结,思路清晰。
C.选文在分析同为儒家的孔子与荀子的主张时,能够同中求异,通过类比论证阐明了荀子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可操作性。
D.选文用平易质朴的语言分析了古代中国的"不争"思想,用词准确严密,深入浅出,议论条分缕析,从容不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德经》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具有崇高美德的上古圣君贤臣在诸侯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B."争则乱,乱则穷"道出了"争"的最终危害就是"穷",这不利于国家的发展,统治者都要考虑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
C.孔子把"争"视为人们对一己之私利的无度追求,主张依靠权力主体的强制性来节制人们的欲望,使人们各安其位,各获其利。
D.韩非子主张以"耕战"制止"民争",虽然解决了人口增长和耕地与财货的紧张及不足等问题,但在施行中却增加了人们的负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晒秋
段吉雄
蟋蟀一声紧似一声的弹奏声中,村庄日渐丰腴。从田野里飘出来的风挟裹着瓜果醇香,沿着那条深邃小路踢踏踢踏就走进了季节深处。天空一副了无心事的样子,像是被水濯洗过,清爽,干净,素衣猎猎。
藏在岁月深处的镰刀被季节唤醒,在月光下被磨去斑斑锈迹。刺啦刺啦,刀刃紧贴着纹路细腻的石片,在月牙一样的磨石上面荡着秋千,渐渐闪出银色光芒。当月光开始在镰刀上打旋的时候,磨刀声停了。农人用粗壮的大拇指肚在刀刃上轻轻荡着,手上能感到刀锋的寒气,听得到刀刃触摸指纹沟壑的声响。镰刀磨成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拖泥带水。收割庄稼,一下就是一大把。就是伸向天空收割云彩,也是轻轻一挥,就会揽下满怀五彩缤纷。
一墙之隔的老牛梦呓般的咀嚼被打断,摆动着尾巴送走悠闲梦境,踱步走进季节的繁忙中。男人腰上插着两把镰刀,身后是老牛健壮的身影,像是要仗剑闯荡江湖。他们同步迈出农家小院,消失在牛铃铛摇曳的清脆中。院子里模糊的轮廓渐次清晰。先是挂在屋檐下的辣椒、黄豆,然后是堆砌的玉米、芝麻。女人推开房门,打着哈欠来到院子中央,扫一眼天空。太阳挣扎着,一点一点地蠕动着,光线从罅缝中迸出。仅扫一眼,女人便知晓今天是个大晴天。她把衣服掖了掖,撸起袖子,忙碌起来。
水泥地上,原本灰白的颜色现在却是一片深沉。蒙在玉米上面的塑料布有一层细细的水珠,看来昨夜的露水确实不小。女人边抖动着塑料布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天院子里的粮食怎么晒,地里的农活怎么做。心里想着,手脚不停歇,轻轻一脚就叩开紧闭的鸡笼门。早就欠着颀长脑袋的那群生灵争着从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