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 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 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分析可知,英国是反对中国政府对贸易的干预,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故选A项。由材料"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分析可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完全失去关税权,不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有关司法主权的内容,不选C项。材料缺乏当时中英贸易情况的数据对比,不能断定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不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6.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 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 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
C. 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 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联邦政府办公大楼" 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 结合所学可知,"白宫"、"国务卿"带有专制色彩、等级观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晚晴时期"可知这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融合受到中国传统君臣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晚晴时期君臣观念影响下的文化融合,而不是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也不是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故AC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融合,而不是文化冲突,故D项错误。
7.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