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根据材料人体和天地之间的对比结合相关知识可知,A选项符合题意。天人感应指的是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B选项排除。儒学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与材料无关,排除C。阴阳五行家学术与材料无关,排除D。
【点睛】天人合一的主张是指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3.南宋时期,儒学家陈亮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反对朱熹空谈义理,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这说明
A. 孟子学说备受宋儒推崇
B. 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 朱熹之理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D.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内涵
【答案】D
【解析】
【详解】南宋儒学家反对空谈心性,主张改革,期望振兴南宋,说明当时的儒学家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D选项正确。材料是借助古代儒家思想主张来救世,A选项排除。"开始"一词无法体现,B选项排除。朱熹的思想仍然是官方正统儒学思想,C选项错误。
4.黄宗羲认为君臣的共同职责是"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子对君主应该"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这些主张
A. 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义理
B. 全面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吸收了西方近代启蒙思想
D. 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思想精华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翻译过来就是治理天下就好像抬木头一样,前面的唱(一句号子),后面的(跟着)唱(一句)。君和臣就是共同抬木头之人,说明君臣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臣子对君主应该'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是指黄宗羲认为只要臣是以人民的利害为出发点做事,纵使君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