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作业第2页

5.《庄子·天下篇》记载:"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这段话描写的应该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材料信息"泛爱兼利而非斗"符合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故C项正确。

答案C

6."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0(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关键信息:"故立君"。题干材料主张加强君权,这是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儒家主张德、礼,墨家主张"非攻",道家主张"无为",故A、B、C三项排除。

答案D

能力提升

7.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0(导学号52400031)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

解析"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契合儒家"入世"的思想和"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操;"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契合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和"逍遥"的生活态度,故A项正确。

答案A

8."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

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C.出现了"诸子百家"

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解析"百家争鸣"中,各派别的思想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答案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