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 史 答 案
1.B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战国前期各思想学派兴起,战国后期出现总结性的人物和专著,由此可知此时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和吸收成为发展趋势,B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的解读,判断各个选项是否符合这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排查。
2.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学变为儒教的改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儒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改造,一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新儒学,二是朱熹把儒学的发展上升到理学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孟子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A错在孟子,不符合题意,排除;荀子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B错在荀子,王阳明未对儒学进行改造,选项D错在王阳明,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
3.B
【解析】
据材料"丰富性与普遍性......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内容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了对夷务的排斥,故B项正确;"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说法过于绝对,理学还吸收了佛、道思想,故A项错误;"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说法过于片面,故D项错误。故选B。
4.B
【解析】
材料"唯有合理地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反映了君臣分治众事,不使权力过于集中,顾炎武强调了尊重君权前提下的"分治",故B项正确。顾炎武的思想没有动摇儒学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故A项排除。材料主要强调顾炎武反对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故D项排除。
5.B
【解析】
"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明政府的政策对于科技发展有重大影响,故选B;题干中"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是同时发生的并列关系,故AD不符合题意;C的说法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这个题的解题关键是两个:第一,要看选项表达是否符合史实,比如选项C就是一个错误表达;第二,要看选项中的逻辑关系是否和题干中的逻辑相符,比如AD的表达就与题干中的逻辑不一致;所以其中的ACD都要排除。
6.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这说明它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北方文学与南方文学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它属于现实主义,《诗经》即属于现实主义,故B项正确;《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故A项错误;《庄子》也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二京赋》在汉代,不属于先秦时期,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先秦时期"、"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风格特点,同时,对于相关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应该有准确的认识和再现。
7.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可知是文人画特点,《墨兰图》书文人画,故D正确;A是人物画;B是风俗画;C是医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艺术·文人画
【名师点睛】中西绘画比较
在绘画内容上,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非功利。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物象,着意刻画,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欲。
8.D
【解析】
题目中显示了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说明大众的审美情趣成为一种时尚,但这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表明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故B项错误;这也不是清政府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