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的共同形式,最后归结为形而上的某种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世界上存在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感受着痛苦和愉悦的个体,这些个体周围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心情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现象学研究的是一个不断因个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它叙述的是一个可信赖的主体如何去认识一个相对确定的客体,从而将它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现象学范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⑤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然后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可见,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也就是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⑥在人类寻求差别共存、互相尊重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必然大放异彩。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同情了解。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
(摘编自《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原殖民地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彰显和"统一中心论"的解体,标志着文化互通共存遇到了阻碍。
B.在现象学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形式和绝对原则加以概括。
C.逻辑学范式认为主体去认识的客体是相对确定的,而现象学范式强调主客体双方会随认知而变化。
D."生成性对话"的目的不是无差别相融,而是对话者们一起用扬长避短的方式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引用恩贝托·埃科演讲中的话,表明了他的观点与我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谋而合。
B.文章第④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述现象学范式具有合理性并对文化互通共存起到理论支撑作用。
C.文章从社会发展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
D.文章第⑤段阐述的"生成性对话"的特点,是进一步论述"主体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