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研读材料,从资金、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答案:(1)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爱国工商业人士"实业救国"呼声的促进;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政策的鼓舞。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2)一是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外商企业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上谕称,"叠据中外臣工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实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山",要"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材料二 清廷上谕:"马关商约与我华民生计大有关碍,亟宜设法补救以保权利。""振兴商务,为富强之计,必须讲求工艺,设厂制造,始足以保我权利。"
材料三 盛宣怀于光绪二十一年,向朝廷条陈大计,"必兴商务,然后可以扩利源",同时提出"广制造,兴矿政以开源也"。
材料四 "卡若栉比(如梳子齿)法若凝脂,一局多卡,一卡多人,只鸡尺布,并计起捐,碎物零星,任意扣罚。"张謇指出:"各省农工商务诸事创办之始,率以重税困之,虽商民之破家堕业而有所不顾,至令民间动色相戒视国家兴利之说为陷阱之忧。"
--《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清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有何变化。(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6分)
(3)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4分)
解析:第(1)问可以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光绪二十一年"以及"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等信息作答。第(2)问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第(3)问注意对整个材料进行归纳,既要看到这种措施的进步性,也要看到清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本质目的。
答案:(1)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巨额的赔款和外债使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大大加深。
(3)现象: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的同时,加重了对工商业赋税征收,造成工商业发展困难,挫伤了工商业者投资的积极性。本质:清政府阻碍资本主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