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组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4.4
范围:古代先秦、秦朝政治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出题人:朱照斌
一、单选题(1.5*32=48分)
1.据《国语》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B.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
2.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秦朝时始设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错事。
B."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后逐渐成为虚职。
C.里正。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D.判,守,意为兼任官职。判,为高阶兼任低阶,守,为较低官职者兼任高阶官职。
3.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诸侯位的应是
4.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巩固秦朝统治的是( )
①先后统一六国 ②确立三公九卿制度 ③始建郡、县地方行政体制 ④在岭南置郡
A.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5.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
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
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在封建社会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