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 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 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 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23.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的商埠中有一个在湖南省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4.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A. 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主政治舞台
B. 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D. 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5.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26.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下面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A. 巴黎公社的失败 B. 俄国二月革命的失败
C. 辛亥革命的失败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27.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 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 )
A. 国民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B. 国民党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力量
C.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D. 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成为中流砥柱
28.《解放日报》1945年9月5日社论:"经过八年的战争,全中国创痍满目,百废待兴,全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和平、团结与民主.以便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这说明( )
A.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抗日战争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